Tổng quan nghiên cứu
Tổng quan nghiên cứu tại Việt Nam
在越南,关于现实意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高的作品,特别是《老 》这一作品的分析上,但相关南高与鲁迅作品对比的研究却很少。南高 在越南文学界,被命名为属于农民的现实文学家或“农民作家”。 阮氏红幸女士在《关于南高现实意义的论述》中已经明确地指出“通 过自己的作品,南高提出了支持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胜利发言,推动了越 南现实主义理论的发展”。 南高在其文学原则中曾说过:
“一部作品具
有真正的价值,必须超越一切界限,成为属于全人类的作品。同时,它必 须包含某种伟大而强烈的东西,既痛苦又充满振奋。它颂扬同情、博爱与 公正……它拉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”。 此外,吕锦英女士在《鲁迅与南高的叙事散文比较》研究中,已经说
明了两位著名作家在内容思想以及艺术形式方面上的异同。然而,这篇研 究总体上已经对鲁迅和南高的作品体系进行比较,但则未深入分析两位作 家作品中关于现实主义或人道主义等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具体方面。
Tình hình nghiên cứu tại Trung Quốc
在中国,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成果,尤其是 在现实主义文学的探讨方面。鲁迅的作品一直是中国文学研究的核心对象 ,尤其是《药》这一短篇小说,被广泛视为鲁迅现实主义创作的代表之 一。
李春林在《鲁迅与世界现代主义文学》中指出鲁迅作品中的现代主义 质素表现在人的主体意识的确立与强化;在对于人的思考与探索中所体现 出来的焦灼与苦闷;对死亡、阴暗题材的兴趣;广用象征;向最能展示人 的”心理真实”的潜意识领域深入开掘;采用”非人格化”叙述法等。并且, 鲁迅各种文体作品(小说、杂文、散文诗、古体诗、回忆散文等)都弥溢 着现代主义质素。不仅如此,鲁迅并未放弃现实主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 型人物的原则,从而呈现出将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融合的艺术形态。
另一方面,陈凌的《越南现实主义作家南高前期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价 值分析》研究指出“虽然南高的创作时间只有10年左右,但是却留下了大 量的杰作,在越南现代文坛的地位无人可及。南高生活和创作的年代,正 是越南人民饱受殖民主义者和国内封建腐朽势力双重压迫的时代,他用笔 忠实的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”。
不仅如此,阮氏明凤的《鲁迅和南高作品中人物形象对比研究》已经 通过收集材料及运用比较文学中的研究方法,对鲁迅和南高最有代表性的 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研究,目的在于更深一层地了解两位文豪的人物选择和 描绘的艺术手法,找出他们笔下人物世界的异同,尤其集中于农民与知识 分子这两种人物形象。